日期

2019-07-11 16:56:21

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史料首次公布


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、新闻发言人孙敏接受媒体采访


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纪念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,4月22日,江苏省档案馆与南京市档案馆、徐州市档案馆、扬州市档案馆、泰州市档案馆等5家国家综合档案馆,以及淮海战役纪念馆、江苏人民出版社、南京出版社等单位,联合在宁召开新闻发布会,依法向社会公布一批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,举办《人民必胜》支前档案选编丛书首发仪式,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。

江苏省首次大规模公布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档案史料,其中主要是支前档案史料,时间跨度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,总共达684件,内容真实详尽,形式丰富多彩,许多档案为首次发现,弥足珍贵。全景式呈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伟大的支前运动,蕴藏着人民战争的雄厚伟力,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
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史料的面世,真实记录了人民解放战争中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,再现了建立新中国过程中不懈奋斗的革命历史,为解放战争中支前运动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史料,是治国之资、理政之源,具有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支前精神的重要现实价值。

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、南京市档案馆馆长孔爱萍、徐州市档案馆馆长叶荣强、扬州市档案馆副馆长朱道宏、泰州市档案馆馆长张士林出席发布会,并联合发布馆藏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史料。省档案馆副馆长、新闻发言人孙敏主持了今天的发布会。

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说:“此次公布的支前档案真实地记录了70年前规模空前的支前工作,成为党和人民风雨同舟、生死与共、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第一手证明。”他说,公布的这批馆藏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史料弥足珍贵,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和伟力,对于深刻认识党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、血肉联系,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,它充分验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,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船桨摇出来的,是揭示“人民必胜”历史规律的权威性文献,是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,是打赢新时代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伟大战役的重要参考。

据省档案馆介绍,此次公布的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的具有以下八个字的鲜明特点:

全面:支前档案囊括支前准备、民工动员、组织实施、总结表彰、民工复员全过程,涵盖当时江苏省内参与支前工作的各地委、各分区、各支前机构,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、工作上的系统性、内容上的全面性。

详实:对每个工作阶段的记录都比较详细,以往较少披露的县乡级支前工作开展情况,档案也有充分记录。比如淮海战役中邳县、涟水、泗沭(现在的泗阳县、沭阳县)等县的支前工作,以及渡江战役中如东、泰兴、江都等地区的支前工作,都保存较好、记录详尽。特别是各类支前数据、支前船只情况、民工功臣模范等统计表格,数量多,记录全,信息量大。比如渡江战役期间一份90页的支前船只登记档案,记录了近千艘支前船只的情况,详细记载了每个船户的姓名、船只吨位以及配属部队等信息。

丰富:支前档案集中了70年前江苏境内不同机构、不同单位、不同地区开展支前工作的各类文书,涵盖领域宽,档案种类多,既有宣传动员的提纲、标语,又有教育培训的教材、手册;支前档案集中了70年前江苏境内不同机构、不同单位、不同地区开展支前工作的各类文书,涵盖领域宽,档案种类多,既有宣传动员的提纲、标语,又有教育培训的教材、手册;既有各类支前机构的编制、设置,又有支前干部的登记、任命;既有组织指挥支前工作的通知、命令,又有反映各类支前情况的图表、统计;既有表彰、奖励的人员名册,又有总结、复员的部署安排等等,内容丰富广泛。

稀缺:这批或油墨印刷、或人工手书的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支前档案,是原原本本反映当年举世瞩目两大战役支前工作的原始记录,具有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和独一无二的稀缺性。

发布会上,隆重举行了《人民必胜》支前档案选编丛书首发仪式。省档案馆和南京、徐州、扬州、泰州市档案馆及江苏人民出版社、南京出版社、淮海战役纪念馆领导为《人民必胜》支前档案选编丛书首发揭幕。